其實我今天真的不應該寫日誌﹐因為早上12點就是case比賽了﹐而我還沒準備好﹐不過今天在學生會辦的講座聽到一個很棒的演講﹐不寫下來的話﹐可能過了明天就忘掉了。

在這裡我們姑且稱該講者為AA在一九九二年前曾經是Fidelity(美國大基金公司之一)最大的基金的管理人﹐旗下管理的基金﹐在當時便總值台幣數千億。他在該公司待了X年﹐在擁有非常好的營運記錄後毅然決定辭去他的工作﹐全家自美國搬至以色列七年﹐現在則從事自己的資產管理與其他非營利的投資。以下為他的故事。

他的父親是波蘭籍的猶太人﹐而他的母親為大屠殺的幸存者﹐他們家在一九四幾年的時候移民到美國﹐而他在一九五七年出生在美國布魯克林區。(紐約的黑人區)

他從小就很喜歡數據﹐在那個沒有網路的時候﹐他常看著報紙去算棒球的打擊率﹐而在他高中的時候﹐他開始研究股票﹐並因為對數字的愛好而決定從商。

他在紐約市大的皇后學院學會計﹐畢業之後在E&W﹐現在的E&Y﹐也就是台灣的致遠會計事務所上班。他在第一年工作時便考上了會計師執照並準備了GMAT(美國研究所考試)﹐在第二年時申請上賓州大學的華頓Wharton學院。當時他已經結婚﹐他決定接受這個offer﹐並將全家遷移到賓州。

他畢業的時候是美國股市最低迷的時候﹐過去的那兩年美國股市損失了2/3的錢﹐大家都覺得只有傻子才去做資產管理的工作﹐但是他很幸運的在Fidelity公司找到了一個輔助管理基金的分析工作﹐並為了這份工作全家遷移到波士頓Boston(因為Fidelity的大本營在那裡)

在演講的過程中他也提到了他在面試中被問到的問題﹐關於他對各個industry的看法﹐以及他的預測等等。

他在Fidelity的表現相當好﹐所以兩年後他們決定給他自己營運一個新開設的小基金﹐一個娛樂項目的基金。(leisure fund)

他表現的相當好﹐包括那當時投資很多在cable等等。(忘記這個還是那個了)

後來他們又給他另外一個基金﹐專門在technology科技的﹐他投資了許多當時的新想法﹐包括IBM, Intel等等等等(要記得﹐那是個還沒有微軟的時代)

後來F基金公司的Peter某某某要退休﹐他便接任對方當時在管理的基金﹐也就是F公司最大的基金之一﹐也是表現最好的基金之一。

他管理了那個基金N年﹐終於決定再也受不了了﹐便退休﹐隱居以色列。

-----(分隔線﹐以下為語錄和感想)

他的故事基本上相當簡單﹐就是一個成功的基金管理人的成長歷程﹐但是有些地方讓我覺得很深刻。

-像是﹐他說﹐“我絕對不會再回去那個地方﹐因為那種壓力真的是不能想像的大。我過去一個禮拜工作遠超過70個小時﹐你也許會覺得七十個小時沒有很多﹐但是你必須要能夠承受沒天無時無刻都不斷的被人比較。”

-他說﹐在投資之前﹐你必須要看那個公司的每個aspect. 不過﹐從前的我可能花好幾天決定投資一家公司﹐後來的我一天可以決定投資三四家公司﹐因為你會慢慢發現在一個行業裡面﹐總有那四五個數據(areas)是特別重要的﹐你只要能夠抓到那個重點就行了。

-不管你再怎麼努力﹐總是會有你沒有注意到的地方﹐在那個時候﹐要接受別人的建議。

-Fidelity就像是在做一個career compression(職場生涯的壓縮)﹐我平均一各禮拜會想辭職兩次﹐一年在心裡決定要辭職兩次﹐在真正辭職之前﹐我過了七年這樣的生活

-他說﹐我在接受那個基金的offer之前﹐去上了一堂"如何借媒體溝通"的溝通課﹐以準備接受電視訪問﹐那是我所做過最值得的投資之一。

-基金管理是個很賺錢的行業(現今基金管理人一年的平均收入是一百萬美元﹐也就是三千萬台幣)﹐但是你也待得不久。

-他說﹐你必須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一個平衡﹐因為你不注意的話﹐工作很容易就會take over.

-當一個基金有越多錢﹐你就越難有好的回報。你的錢太多了﹐但好的投資機會卻沒有那麼多﹐所以當市場往下走的時候﹐你通常會跌得更慘。

-以前我幫別人管錢﹐但我現在讓別人管我的錢﹐我已經做夠了。我現在只做很少量的投資﹐像五六支股票。

最近我在做一些基金的投資﹐還有工作性質的選擇﹐所以他演講的時機真的是選得很好。我一直都對基金投資很有興趣﹐但這也是個極度花時間﹐花精力﹐與快老的工作﹐他在大學畢業之後便結婚了(聽起來他老婆應該是家管)﹐所以並沒有成家的問題﹐可以沒有後顧之憂的拼事業﹐但身為一個女孩子﹐並沒有這樣的特權。

我希望找到一個目標﹐但在目標找到的同時我也害怕。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﹖人生是一場無止境的賭博﹐而在十年後﹐在成功﹐也在失去我其他也許可以得到的東西之後﹐我會不會後悔﹖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deringsou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