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台灣經濟起飛的推手--孫運璿先生離開了!回顧紀念孫院長生前點滴的紀錄片,讓我們再次憶起蕞爾小島台灣,在經濟發展上所曾有過的風華歲月。在國家安全不穩之際,立即實施有效的經濟管制措施;危機渡過,立即以開放措施吸引外國及本國投資,在外匯短缺之時,政府採取以出口為導向的政策;在需要引進技術資金的階段,政府鼓勵外人投資;為突破外交困境,政府推動與特定區域或國家之經貿關係。

坦白說,得力於政府過往妥切的政策規劃,讓台灣產業蓄積雄厚的經貿實力與籌碼,也讓民間企業具有澎湃的經營活力,我們因此創造了讓世人側目的第一次「台灣經濟奇蹟」。只是,好景不常,儘管台灣廠商因應快速變動的世界經濟情勢,不斷靈活創新,企業主依循成功的經營模式,不斷地將商品市場化,藉著外銷暢旺賺取大量的外匯。但是,台灣第一次經濟奇蹟,仰賴的一些基本利基,諸如低廉的勞動與經營成本,也隨著其他國家或地區積極尋求經濟發展,在台灣消失,而台灣勢必自我提升,創造其他利基,以迎接下一階段的經濟發展。

不過,近年來政府的種種政策,或與民間的期待相違,或違反市場機制而行,對於業者非但欠缺輔導及鼓勵,還因政府的層層限制,而貽誤了許多商機。

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MF)的預測,2006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預估為4.3%。但反觀東亞的其他國家,中國大陸8.2%,香港4.5%,南韓5.0%,新加坡4.5%,印尼5.8%,馬來西亞6.0%,菲律賓4.8%,泰國5.0%。如今,台灣不但在「亞洲四小龍」中表現落後,比起「東協」中部分急起直追的國家也相形遜色。

整體來說,目前台灣的經濟情勢,是呈現一種「外熱內冷」的現象。因此,許多業者乾脆把利潤改放到海外。繼產業外移之後,資金也外移了,台灣也空洞化了。這時候,再談「積極管理,有效開放」,恐怕是緣木求魚,不切實際吧!

事實上,要開拓台灣第二次的經濟奇蹟,並不難!分析台灣在全球供應鏈(global supply chain)上的分工角色,應該是逐步由低毛利的「高科技製造代工」,轉型為高報酬的「知識型的服務業」。其實,許多生產事業的價值鏈中都已經蘊含服務業的成分。粗估台灣可以投入的產業至少包括:觀光、文化創意、醫療健康照顧服務、農業技術服務、工程顧問服務、設計服務、資訊服務、環保服務、流通運輸服務、人才培訓與人力派遣,及通訊媒體服務等多項。

由此,因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衝擊,台灣的產業必須積極地自我升級與轉型。在全球經濟發展的分工中,想辦法「對號入座」,凸顯參與競技的條件。當然,重要的是必須有政府適度政策、法令的配合。在執行面上,主政者實可參考產業化經營的概念,藉產、學合作與分工,將台灣的利基重新盤點,鼓勵創意的開發。例如,將農業以產業化經營重新定位,並將農業科技商品化,認定經由相關智財權的保護,經營管理,運用及商品化,以增加附加價值,賺取全球市場的權利金。如此,不但可以增加營收,也不怕其他國家廠商盜用技術。

進一步來說,可由商學院負責研發建構成功的商業模式(business model),加強輔導本土產業,如產品面的台灣芒果,經營面的「錢櫃」、「曼都」。如此,我們可將「潤餅」這項傳統的美食「麥當勞化」,藉以推廣本土產品的文化價值。再如「台南担仔麵」原具有本土文化特色,又具有商業開發價值,也可以進一步發展為國際知名的品牌,以連鎖店模式經營,創造更高的市場價值。

此外,人才培訓也是很重要的課題,且須有目標。舉新加坡與國際合作訓練員工的例子,政府可以考慮與國際名校如MIT等合作,成立「亞太創業發展中心」,來開發創業家、企業家的訓練課程。台灣的人才培訓應特重在訓練創業家,培育亞太地區的雇主(employer),以有別於新加坡的培育高級經營人材(employee)。

台灣應該運用全球資源推動經濟發展,而加入WTO只是台灣參與國際事務的最低願景。同時,台灣不但有機會成為世界農業技術發展中心,也應以金融作為經濟發展的火車頭。至於在兩岸經貿互惠共榮上,合作的契機是台灣必須思考,如何將新技術與新知識轉變為新創事業與新產品。其終極目標,則是要把台灣、中國大陸及美國或歐盟整合成為全球經濟體系中的商業金三角。

以目前台灣政治經濟結構,政府介入程度之深,未來能否創造第二次經濟奇蹟的關鍵因素在政府,政府要調整心態,以輔導獎勵代替管制。其實,industry非專指工業,而是泛指產業,目前政府僅對經濟部工業局主管的「工業」採取輔導獎勵的思維及政策,對同屬經濟部商業司主管的商業,則以「管制」為政策核心,限制了台灣服務業發展的潛力。其實,新聞局主管的傳播產業、衛生署主管的醫療服務、教育部主管的教育服務、農委會主管的農林漁業、交通部主管的航空、航海、鐵路、公路及電信等服務、內政部主管的營造業均應與工業同樣定位為「產業」,以輔導獎勵及市場化政策代替管制,才能迅速提昇台灣服務業的附加價值及競爭力。

哲人已遠,典型猶存!緬懷孫院長帶領台灣開創第一次經濟奇蹟的時刻,個人誠摯建議:鬆綁法令-減少政府過度的介入和干預,讓民間活力及創意得以發揮,方能創造台灣的第二次經濟奇蹟。

(作者徐小波/宇智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。本文於東森新聞台25日晨間十點首播,晚間十點及十二點重播,民眾日報25日刊登。)

----------

(以下為我的感想)

對於本文裡所談到的一些對台灣如何再創經濟奇跡的觀點﹐我是深感讚同的。台灣有很好的條件﹐也有很充足的資源來成功﹐但是需要有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﹐和一個穩定的環境來好好發展。

我所感到疑問的﹐是在於一個政府在國家發展所扮演的角色上。從經濟學的觀點來看﹐最好的政策莫過於free market﹐自由市場﹐按市場機制來自由發展﹐沒有政府的干涉。當然﹐政府適度的干涉﹐是對這個社會有好處的﹐也就是social optimum private optimum (社會的最大值和私人的最大值)的不同。舉例來說﹐一個工廠如果要降低成本﹐自然排放沒處理廢氣和廢水﹐這對工廠來說是好的﹐因為成本少了﹐營餘高了﹐但是對社會是不好的﹐因為其他不相關的人要呼吸這些被污染的空氣和喝這些水。在這種時候﹐政府所扮演的﹐也就是一個監督的角色﹐監督工廠沒有排放不合標準的污染﹐讓社會有保障。

但是監督市場機制是一回事﹐主導市場的發展又是一回事。在英國的時候我上了一堂課﹐內容是關於東亞和非洲的發展。我們對東亞的幾個成長快速的國家(亞洲四小龍)等以經濟學的理論做了一些分析﹐也以一些理論來分析為什麼非洲的經濟成長緩慢(當然天災人禍都得負些責任)。其中我們有討論到政府對經濟的發展所造成的影響....出乎意料外的﹐其實影響並沒有我們一般想像中的大。以日本的經濟來說﹐日本政府所大力補助的一些行業(如鋼鐵業等)﹐當時在他們的補助下都沒有成功﹐反而一直是處在虧本的狀態﹔韓國也是一樣的情況﹐而且好像有幾年在保護關稅的措施下﹐反而經濟一直沒起色﹔而台灣的情況﹐如果沒記錯的話﹐在七零年前政府就一直在大力的投資﹐但經濟的成長好像是在七六年之後才突然一路直升而上﹐而且一些被政府保護的嬰兒產業(如汽車等)一直都沒有起色。

(其實應該先翻書再來談﹐不過書不在我手邊﹐而且去英國的半年都在玩﹐書都沒讀好)

雖然以經濟學的角度來說不見得全然正確﹐但還是在我心裡面產生了疑問: 有政府幫助的產業﹐真的就會發展的比較好嗎﹖不管是在台灣或其他的亞洲國家﹐有許多被政府不適當的政策所幫助的產業﹐只是成為扶不起的阿斗﹐反而給社會造成更大的負擔。以台灣現今的情況來說﹐究竟是政府先把自己的問題處理好(貪污﹐沒效率等)再來處理產業方面的問題﹐還是要來淌這個渾水﹐順便把自己越搞越髒呢﹖

: 歡迎回文討論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deringsou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